11月28日,上海电机学院召开产教融合推进大会,以积极探索“中国特色、上海优势、临港模式、电机品牌”的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之路。
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鲁雄刚表示,“学校在69年的办学历史中因产而生、随产而进、偕产而兴,与行业、企业合作密切,富含产业基因。学校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实现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培养创新型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路径,进而推动教育与产业更全面地融合发展,加速推进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。”
会上,上海电机学院分别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、上海电气集团、上海临港集团、积塔半导体,以及中国商飞上飞公司、东航技术、春秋航空签署合作协议,共同设立和建设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办公室、上海市重型燃气轮机气动实验研究联合创新中心(筹)、产教融合示范区发展研究中心、“动力之城”研究院、氢能中心实验室、车规芯片工程实现联合实验室、航空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功能性平台;设立“上海电机学院产教融合发展基金”,首期已募集资金2700万元。据了解,本次产教融合推进大会以“扎根临港 融合创新 加快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”为主题,邀请企业专家和高校学者将开展近20场论坛活动,围绕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,从人才培养、平台合作、产业学院建设、课程改革、协同创新、工程实现、成果转化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。
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,学校的学科专业、人才培养与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布局高度契合,近年来学校扎根新片区,“小电机、大锻件、智能造、产教融”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和“最电机、最临港、最产教融合”的事业发展新品牌逐渐成型。
龚思怡还提出,上海电机学院要深耕“一田四地”,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。“一田”即建设产教融合制度创新试验田,强化顶层设计、制度创新、开放共享,为新片区产教融合制度创新探索新路,为推动四链融通贡献电机智慧;“四地”即把学校建设成为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基地、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基地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基地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。“一田”积极引领,“四地”逐次推进,有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、协同发展。
责任编辑:姜泓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