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道全文如下:
上海电机学院全面提高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自主培养质量
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
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%以上,获评“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”……上海电机学院是如何做到的?
一座蓬勃的“年轻的城”,离不开高校硬核科技的赋能,离不开一批“年轻的人”。地处临港新片区的上海电机学院感受尤深:到企业调研,总听到缺人、缺技术的呼声。部分企业甚至直接向学校“要人”,希望“手把手”培养飞行器维修等人才。今年,学校已向教育部申报飞行器运维工程本科新专业,这是学校近年超常规布局专业对接产业发展的案例之一。
近年来,上海电机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工程师人才战略需求,服务上海“3+6”产业体系及临港新片区的高质量发展需求,在全面提高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先行先试,推进“教育—科技—人才”一体化融合,探索“招生—培养—就业”一体化联动,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之路,成为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的摇篮。
产教深度融合,共筑人才培养高地
作为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统筹推进的重要结合点,高校如何发挥优势,在产业发展新赛道上办出特色、办出水平?这是当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。
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产业的深度参与。为此,上海电机学院专门成立产教融合领导小组,携手地方政府、学会协会、行业企业等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。这一举措不仅在校内外营造了浓厚的产教融合氛围,更将“产教融合”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。
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,学校将产教融合要素全方位融入专业培养目标、毕业要求、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中,实现了产教融合专业、课程、教材、实验室和实习基地“五位一体”的内涵建设。特别是在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的“大思政课”教学,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,更弘扬了“工匠精神”,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说,当前,上海电机学院正强调从需求端出发,调整学科布局、学制安排和人才培养方式,促进产教融合发展“,临港需要什么人才,我们就办什么专业,最快做好供需对接”。
面向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发展领域,学校与上海昂电电机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昂电卓越班等5个卓越试点班,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、实施“双导师”制等举措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。学生不仅在国家级、省部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,更在毕业后迅速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。
2024年9月,学校卓越工程师学院迎来了首批100名新生。不同于传统的单纯坐在教室上课,学校在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教学中将依托全校7个现代产业学院,积极将课堂搬到车间里,实现双导师指导下学生驻企培养。与此同时,学生将来毕业设计的课题也将源自企业,研究内容就是解决真实生产线上的“一线真问题”。
对全校本科生而言,一场更大范围的改革蓄势待发。2024年下半年开始,全校将携手积塔半导体等企业,逐步实现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,将以往在大三时集中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实习延长到1年甚至2年,学生在校内学习一段时间理论课,就将进驻企业,到车间当“学徒”,在“真枪实战”中温故知新。
精准对接产业,优化学科专业布局
面对国家战略和上海市及临港新片区的发展需求,学校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,增设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科学与技术、飞行器制造工程、机器人工程等重点产业所需学科专业。在学校现有的45个本科专业中,有37个专业与上海市“三大先导产业”“六大重点产业”密切相关,占比达82.2%。这一数字,还在不断提高。
这一布局不仅推动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达到90%以上,更显著提升了毕业生在行业内的竞争力。据统计,93%的毕业生表现出对工作具有较高的适应性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大于95%。以近3届毕业生为例,在制造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行业就业的占比分别达72.13%、75.12%、73.57%,高度契合学校卓越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办学定位。
通过与产业的精准对接及学科专业的积极优化,学校与上海电气、中国重燃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“氢能中心实验室”“动力之城研究院”等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,与航天专业公司及相关研究院所合作研制的“上海电机学院一号”卫星成功发射,研发的热电材料受邀在“中国空间站”进行微重力晶体生长试验。同时,在盘式无铁芯电机、大型铸锻件技术、大型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等领域也取得了系列进展,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。
学校还积极发挥地域优势,与临港新片区、闵行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深度参与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和闵行区“大零号湾”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。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工作站、技术转移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,学校着力打通校企合作、成果转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2023年,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经费达到476.5万元,同比增长57.42%,充分展现了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显著成效。
“一体两翼”课程建设,打造产教融合新生态
深度促进产教融合发展,不仅体现于学科布局的优化调整,还反映在学制安排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进一步变革。
为了培养学生解决专业所在行业企业复杂问题所需知识、能力和素质,学校建立了“一体两翼”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机制。
“对高校而言开设新专业至少需要一年的周期,对部分企业而言,已经等不及了。加强建设产教融合课程是为企业‘求才止渴’的佳选。”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王宏志说,目前,上海电机学院联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、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、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上海市“3+6”产业行业领域的企业,在全校开设了210门产教融合课程。学校还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赵振业等近300名产业界专家、企业骨干联授课程,指导实习实践。
同时,学校还以产教融合实习实践基地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两翼,与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300余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。
此外,学校积极创新校企高层次人才共引、共育、共用模式,积极实施“德泰双师计划”和“产业教授”评聘办法,有计划选送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,并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双向流动,多措并举强化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。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70%,为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。
“三级四融”项目导向,强化实践能力培养
近年来,上海电机学院开展了以项目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,构建了“三级四融”的项目导向实践育人体系。通过将重点产业企业的项目需求、核心技术、企业骨干和创新成果融入项目开发的全流程中,学校打造了三级项目教学体系。
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从专业课程到多学科交叉的广泛领域,还通过项目选择、项目调研、设计方案、方案比较、原型验证、测试评价、沟通交流和报告答辩等多个环节,全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。例如,基于专业课程,在单个学期对学生开展项目训练,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三级项目;基于专业核心课程群,对学生开展跨学期项目训练,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二级项目;基于多学科交叉体系,对学生开展综合性项目训练,培养学生解决系统问题能力的一级项目。
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学生学业挑战度,课堂活了起来、学生忙了起来,学生以实验、实习、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(设计)比例超过70%。近3年,学校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获奖率均显著提升,在高水平竞赛上共获包括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等在内的150余项国家级奖项,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、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、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一等奖。
学校还发布了全市高校首张“产教融合全景图”,全面呈现产教融合工作的整体架构,阐释和总结了学校产教融合的相关经验、做法和成效进展,涵盖了学校助力产业与社会服务的工作全链路。
学校党委书记鲁雄刚表示,上海电机学院积极统筹学科专业布局与校区功能布局、师生规模与培养体系、发展规划与办学条件、存量与增量等关键环节,坚持学校发展规划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同频共振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澳门现金赌场_威尼斯人官网【官网平台】的“电机智慧”和“电机力量”。